华人网

查看:777 回复:0 发表于 2025-9-18 13:23
本主题由 华人网 于 2025-9-18 13:23 置顶
发表于 2025-9-18 13:23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尼日利亚零元购,为啥总盯着华人?经济是主因。非洲不少国家失业率超30%,华人商铺... [复制链接]

在尼日利亚,一次针对华人商铺的抢劫,可能抵得上普通人半年的工资。
2.jpg
这里60%的人口日均收入不足2美元,而华人超市的收银台里,现金堆成了小山;这里失业率常年超过30%,但华人工地上的挖掘机,一台就值几十万。

当贫富差距撕裂社会,治安漏洞纵容犯罪,“华人有钱”的标签,成了他们脖子上最沉重的枷锁。

经济落差:行走的钱包,活靶子

非洲的贫困数据触目惊心:南非基尼系数高达0.63,全球贫富差距最悬殊;尼日利亚60%的人每天挣扎在2美元线下,而华人务工者的工资,普遍是当地同岗位的8倍以上。

这种落差催生了扭曲的“生存逻辑”——抢一次华人商铺,等于普通人半年的收入。

在莫桑比克暴乱中,暴民首选洗劫中国超市,因为里面囤积着成山的日用品和现金;在赞比亚,劫匪假扮警察冲进中资企业,只为抢走装着2万美元的保险柜。
1.jpg

“他们眼里,我们不是人,是提款机。 ”一位在坦桑尼亚被抢的华商苦笑。

目标画像:现金、漏洞与“沉默的肥羊”

华人商铺为何总被盯上? 三个致命标签早已被犯罪团伙摸透:

现金为王:非洲电子支付落后,华人超市日流水数万现金是常态,劫匪甚至摸清发薪日动手;

安防薄弱:仅35%的华人商户安装专业监控,60%的人不开启手机定位,关店后常留贵重货物在店内;

息事宁人:怕影响生意,被抢后选择私了或沉默。 南非一起连环抢劫案中,同一团伙连抢3家华人店,直到第3家报警,前两家才敢承认受害。


“报警? 警察先问‘给多少办案费’! ”刚果(金)的矿区华人抱怨,报案后等3天警察才到,歹徒早跨境逃了。

文化孤岛:封闭的圈子,点燃的猜忌

华人群体习惯抱团生存:住郊区营地、吃中餐、交际限于同胞圈。 这种自我保护,反而筑起危险的高墙。

在赞比亚,某农场被村民打砸,只因谣言“华人偷了水源”;在肯尼亚,议员公开煽动“向中国人扔石头”,将疫情归咎于华人。

封闭催生误解,误解发酵成敌意。

“他们觉得我们赚走钱却不分享。 ”一位工程师尝试学斯瓦西里语的“你好”,当地员工态度立刻缓和。


治安黑洞:警察、枪支与“无法之地”

非洲执法的荒诞超出想象:

警察靠不住:尼日利亚华人报警后,警察索要“办案费”;南非涉华绑架案破案率仅67%,远低于其他案件;

枪支泛滥:西非黑市一把AK-47只卖300美元,等于普通人1个月工资;

边境虚设:加纳劫匪抢完金矿,2小时窜入多哥,案子至今成谜。

更魔幻的是,莫桑比克暴徒竟开着中国援助的装甲车冲撞华人商铺——援助的善意,成了刺向自己的刀。


自身痛点:欠薪、歧视与“导火索”

少数华人的行为,正在点燃仇恨的引信:

欠薪成习惯:坦桑尼亚某服装厂拖欠120万先令工资,引发工人打砸厂房,波及华人住所;

隐性歧视:禁止当地员工用食堂餐具、当众辱骂“效率低”,同工不同酬激化矛盾;

灰色经营:销售过期食品、偷税漏税,用钱“摆平”查处,拉低整体形象。

赞比亚报纸曾造谣“中国人用人肉做罐头”,虽最终道歉,但恶意已种下。
3.jpg

当“华人有钱”成为诅咒,改变已刻不容缓

南非华人警民中心记录显示,2023年针对华人商铺的劫案激增;中国驻南非使馆10天内两发紧急提醒,直指“女性同胞避免独行”。

在安哥拉,华人总结出血泪教训:不戴金表、不当众数钱、关店前清空收银台。

但比防范更迫切的,是打破孤岛:按时发薪、尊重本地员工、主动融入社区。

一位在尼日利亚修路打井的华商说:“他们帮你守仓库时,你才知道信任多值钱。 ”

回复

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西范爱热闹

华人网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,如涉及文字/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处理。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,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,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。

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